你的位置: 乐鱼 > 音乐知识 > 乐理资讯

leyu官方app下载中国第一家钢琴制造企业在杨浦这里侬晓得伐?

2025-04-21 07:23:27

  leyu官方app下载中国第一家钢琴制造企业在杨浦这里侬晓得伐?作为上海的老城区之一,杨浦具有悠久的历史,承载着居民们的情感记忆。这个春节假期,我们将以“海派城市考古”的方式对杨浦进行“再发现”。

 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,具有宽广的音域、富有变化的音量、用途广泛等特点,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乐器之一,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钢琴厂。

  古钢琴传入中国时,一开始被称为“洋琴”“蕃琴”等。1601年,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明万历进献第一架古钢琴。当时的万历皇帝对这架古钢琴充满了兴趣,甚至传旨由宫内教坊司派演奏弦乐器的四名太监学习弹奏方法。但没过多久,万历帝对钢琴失去兴趣,受宠一时的古钢琴就被闲置在紫禁城中,再也无人问津。

  西洋乐器的传入真正多起来是在康熙时期。康熙皇帝喜爱、推崇古钢琴,对这件西方乐器情有独钟。他不仅亲自拜洋人为师,学习古钢琴的演奏技巧,使它成为清初宫中风靡一时的“西洋玩物”。还命后妃、皇子及其他皇室成员也学习西洋音乐。

  1700年左右,彼时的欧洲地区,意大利管风琴制作师克里斯托佛里(Bartolomeo Cristofori)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。

  我国钢琴的发展基本止步于康熙皇帝。由于后来统治阶级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,钢琴这个新兴事物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太大注意。

  现代钢琴传入中国,大约是在1842年《南京条约》签订后。1870年,英国商人在上海南京路开办了谋得利(MOUTRIE)琴行leyu官方网站,专营英国生产的钢琴、风琴和供教堂用的管风琴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经营西方乐器的琴行,也是中国最早的琴行。

  谋得利琴行本以为中国是个尚未开发的巨大市场。但中国人对这个价格高昂的西洋乐器并不了解,导致销售情况很不理想。随着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建立,带动了钢琴教学,钢琴的知名度得到普及,这才慢慢打开了市场。可以说“谋得利”的销售,为我国近代钢琴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。

  1923年,谋得利琴行扩大生产规模,在倍开尔路(今杨浦区惠民路)新建3700㎡四层专用厂房及其他配套设施。

  谋得利琴行一开始是从本土购进钢琴后运往中国销售的,之后见销路不错,并且看中了上海的廉价劳动力,便萌生了在上海设厂组装钢琴的念头,先把从国外运来的配件组装起来,调好音再开始销售。

  在旧时的上海,宁波的木工颇有名气,谋得利琴行雇佣的第一批钢琴制造工人几乎清一色都是宁波口音。公司为了保证核心装配技术不外泄,只是让中国工人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。而正是这一批宁波师傅,他们刻苦钻研,从基础木工做起,逐步掌握了钢琴的装配调音等技术。

  1890年后,源自谋得利琴行的中国工人,在上海开设了众多的钢琴(风琴等)的小作坊或琴行。其中,祥兴琴行合伙人程定国,在上海市四川北路开设永兴琴行,开始制造钢琴。施特劳斯(STRAUSS)品牌随之诞生。

  1937年,“八一三”事变,闸北地区沦为废墟,各琴厂损失惨重,残存的几家迁入租界维持。上海沦为孤岛后,各厂产品滞销,相继停产。1938年,谋得利钢琴厂落入日寇手中,残喘四年后倒闭。

  1956年起,中国钢琴行业开始公私合营。后为加强社会主义改造、发展乐器工业,集中上海地区包括永兴琴行、祥兴琴行等在内的共29家小厂之力,于惠民路927号(“谋得利”旧址)成立上海乐器厂,实现了集中生产、规模生产。

  此后,在许多专业人士的共同研发和努力下,结束了一味模仿、袭用外国生产工艺的历史。上海乐器厂开始集中使用“聂耳”“英雄”“上海”等新中国商标品牌。1967年,为适应专业化生产需要,上海乐器厂更名为上海钢琴厂。

  七、八十年代上海钢琴厂施特劳斯生产线月,上海钢琴厂、上海乐器修配厂等合并组建上海钢琴公司,并将公司的大门调整到了江浦路627号。1997年,更名为上海钢琴有限公司。

  如今,上海钢琴有限公司仍然以施特劳斯为主打品牌,除此以外,还推出了上海牌、卡尔曼、希维顿系列产品。

  公司一楼的上海施特劳斯钢琴文化展示中心集钢琴工业发展博物馆、培训、演出等多功能为一体,以传播品牌价值为己任,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富有历史底蕴的音乐圣地,让百年前的琴音,流淌至今。

微站点
查看微站点
个人中心
人工客服
购物车
回顶部